
報道稱我國2015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!
據統計,至2015年,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或達到7500億元,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。2010年,我國傳感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(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)實現銷售收入440.27億元。據業內專家介紹,此后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,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,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00億元以上。
在政策的支持下,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。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(加快力度和加快發展)的方針指導下,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。目前,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,分別為:安徽基地,主要是建立力、光敏規模經濟;陜西基地,1990年2月成立了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,主要是以電壓敏、熱敏、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;黑龍江基地,主要以建立氣、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。有業內專家指出,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,早在2009年底,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達到20億只,傳感器產品達到10大類、42小類、6000多個品種。
近年,接近開關、
壓力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在我國的市場規模最大,分別占到整個傳感器市場的21%、19%和14%;壓
力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、接近開關、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征。預計未來傳感器市場的主要增長將來自于無線傳感器、微系統傳感器、生物傳感器等新興傳感器。傳感器已進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中,并已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以及國防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,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報道稱我國2015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!
但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中國傳感器市場增長迅速,但受到科技綜合實力影響,本土傳感器產業尚處于非常弱小的階段。
我國目前有1688家企事業從事傳感器的研制、生產和應用,但從事MEMS研制生產的只有50多家,而且規模和應用都較小;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化應用,導致我國傳感器存在著技術低但價格高的問題,在國際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優勢,也使得市場競爭更為激烈。
回顧中國傳感器行業,主要存在產業基礎薄弱、科技與生產脫節、產品技術水平偏低、產品種類欠缺、企業產品研發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。但另一方面,國家不斷制定有利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戰略與政策,全年整機系統市場的快速發展,新興技術的不斷推動也都成為傳感器產業發展的利好因素。展望未來,中國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需求,都將推動傳感器市場迅速擴大,在此環境之下,本土企業有望加大技術投資,并在產業資源整合上做出實際行動,而這些也是未來國產傳感器產品全面崛起的保障。
東莞市中昊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外各大知名品牌的一級代理商,產品包括:
激光傳感器,
光電傳感器,
接近傳感器,壓力傳感器,視覺傳感器,
電感式接近傳感器,
耐高溫接近傳感器,
電容式接近傳感器,安全防爆磁性開關,模擬量線性位移,液位傳感器,斷絲檢測器,熱金屬檢測器,色標傳感器,光纖傳感器,安全光幕,
超聲波傳感器,旋轉編碼器,光電編碼器,雙編開關,
繼電器,開關電源,隔離變送器,接近傳感器,光電傳感器,
位移傳感器,顏色傳感器,光電眼,光電檢測器,顏磁接近傳感器,磁傳感器,磁性開關,防爆接近傳感器,leuze傳感器,
威格勒傳感器,格威姆接近傳感器,磁體,電磁體,觸頭等產品。
標簽:
傳感器
報道稱我國2015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!